早些年我外出打工攒了点钱后回到老家,在山下一个距离集市稍微偏远的地方买了一个土坯房。在我房子旁边的是一个装修看起来还不错的农村小洋房,与小洋房格格不入的是一个修在洋房一楼旁边,还用老式瓦砖堆砌起来的一间几平米地小平房。

    洋房的主人是一对夫妻,有一个上初中的孩子。住在平房里的是一个老人,八十多岁了,早在十几年前就丧偶,一直跟着夫妻俩居住。

    初见老人,是在夏季,第一眼让我有些震惊。那时我从山上第一趟搬东西下来,车刚停在院子里,就看见小平房地门口坐着一个老人。

    毛衣套在上面,棉裤穿在下面,脚上还踩着一双冬季的棉鞋。头发花白、凌乱,长得快要到肩膀了。皮肤黝黑、粗糙,皱纹一层层堆积在脸上,一看就经过雨雪风霜的打磨。眉毛、胡子也都花白,长得老长,形状向下。眼神呆滞,嘴巴紧闭,杵着拐杖坐在门口。

    我下车将东西搬起,经过老人时向他打了招呼。“老人家,这天儿这么热,你怎么穿这么多呀?”老人抬起头忘了我一眼,嘴里嘀嘀咕咕地说了一句,然后站起转身向屋内走去。

    我的视线也随他进去。屋内一片黑暗,这外面的阳光竟一点都没有钻进去,完全看不清里面的物件。老人在门口开了灯,终于出现光景。

    里面几乎没有家具和电器。一张床贴着墙横放在最里面,旁边只有一个小柜子和一个小椅子,柜子上放着一个水壶,一个老式的红色塑料镶边的镜子,几件凌乱的衣服,头顶是一个小灯泡,发出昏暗的黄色灯光,虽小,但起码可以照明。

    没过几天,我就和洋房主人混熟了,两夫妻待人还算热情,以批发售卖水果为生,时不时还给我送来剩下的水果和自家的蔬菜。但是对老人的态度就让我有些不解,经常看见他们门口腐烂的水果丢在垃圾桶里,却为曾看见有任何水果出现在老人的房内。而且每到饭点准时将一碗饭菜送到老人房内,就一碗,没有多的。对此,我也曾试探性问过。

    “你说你一个卖水果的,咋没见过给你老汉(父亲)吃过,不能对自己家人这么扣噻。”

    “不是的哟,你不晓得,他肚皮容易吃拐(拉肚子),水果太凉啦,到时候吃拐了啷个办哝。”

    “那你给他啷个夏天还穿起个棉鞋呀,不热迈?“

    “他身体不好,夏天温度变化大,怕到时候感冒啦。“

    “为撒子你们吃饭要跟他分开?“

    “这个嘛,要说我媳妇儿和娃儿了,他们嘛,比较爱干净,不想跟老人一起,你也晓得,老人不啷个爱干净,有些脏。“唯独说这句话时,他放小了声调。

    过了一段时间,这对夫妻好像断断续续在小吵,每次吵架时,老人就在一楼平房门口坐着,微微低头,好像在思考。屋内的灯光照在他身上,投射出落寞的身影。

    那日晚上我在争吵声中醒来,清楚听见女主人歇斯底里的叫声。

    “他可怜,他现在知道可怜啦。当初他怎么没可怜可怜我。”女人喊。

    “你声音小声点,生怕别人听不到嘛?再说了,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该享点福了吧。“

    “享屁的福,我现在对他还不好嘛?给他吃给他穿,没给他轰出去已经算大慈大悲了,我跟你说,你敢花这么多钱在他身上,我就跟你没完。“

    “他毕竟是我老汉儿,你莫楞个狠心。“

    “你当他是你老汉儿,他当你是他儿子没得?要不是他,我们儿子会这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