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瑾出了门,一路往虹桥上走去,她记得姜家落难住的就是虹桥下的一个翠柳坊,她要找一个也是在翠柳坊落脚的院子。

    彼时天色尚早又落了雨,昨儿汴京刚经历了重大变故,因此人到不多,桥上两边皆是店铺,桥下惠济河中大船来往,码头上却已经热闹了起来。

    要买院子找的是牙行,就比如后世的房产中介,而且那个地方不但管房产买卖还管人口买卖,姜瑾还想买两个得用的人。

    但她也不知道那个牙行好,因此带着小蝶捡着挑着酒幡的酒肆进去,叫筛了一碗酒也不喝,只问小二哪家的牙行好,小二一瞧就知道是出来打探消息的,便给姜瑾说了个。

    出了酒肆小蝶问道:“就去找这个刘家牙行吗?”

    姜瑾笑道:“傻丫头,货比三家,问也要多问几家才行。”

    后头又进了几个酒肆,竟然都十分推崇这个刘家牙行,因此姜瑾就找到了这个开在一家脚店旁边的刘家牙行,她挑起外头的竹帘子进去,店里的伙计瞧见了忙迎上来,擦了桌椅板凳叫姜瑾坐下道:“小娘子想买什么?”

    姜瑾打量里头陈设干净整齐,旁边桌椅上也坐着好些个人在打问,时间还早人就这么多,说明生意不错,生意好,自然也是众人认可。

    她便道:“翠柳坊一进的院子,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一个三十多的妈妈,我就坐在这里等,你们若有合适的,咱们过去看了,我便当场付款!”

    竟然是个爽快的,伙计听得堆了笑脸,侍候的十分周到。

    小蝶也不敢问姜瑾哪里来的银子,昨天夜里库房都翻了,总归还是有些行头的,因此也只在一旁跟着,总归姑娘说怎样她就怎样。

    生意好的店铺就是不一样,姜瑾最终定的是个坊口带了一点小小铺面的院子,院子有正门,角门又能进到铺子里,到是也方便打理,她后头自有打算。

    到晌午的时候,人也买好了,一个十三岁的叫做红儿的小丫头说是会做针线,一个三十五的逃荒来的妇人叫做了孙妈妈的,手上能做几样可口的饭菜,小小的院子里暂时这两个也就够了。

    房子带人一共要得两百五十三两。

    姜瑾给的现银。

    她也是有钱人了,给钱的时候只差跟孔乙己一样把两百五十两排在桌子上,在翘个二郎腿抖上两抖。

    好在她是个会装的,云淡风轻的给了银子,看着伙计眼里冒着“有钱人”三个字,她心满意足的出了门。

    到出了牙行外头早已经人声鼎沸,姜瑾将契书收进了空间里,又将两个人带进了院子里留了几两银子交代两个人收拾安置便带着小蝶又还是往永安坊去。

    赵恒骑在马上眯眼瞧着渐渐走远的姜瑾,那一张小巧的脸蛋似比他见的时候又漂亮了两分,即使穿的简朴人群之中却一眼就能瞧见。

    明亮的眼中那隐约的兴奋,和他那时所见又十分不同。

    这是个怎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