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乘之虹>灵异科幻>山野种田发家史 > 第 19 章 闹新房
    帮忙的赵二贵,桩子等抱着迟疑态度,清水沟村一直以来,盖的是茅草房,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攒几代人,能去镇上换青瓦顶。

    茅草顶就地取材,不要钱,只要家里有劳力的都可以,漫山遍野的茅草随便割。缺点也很明显,容易漏雨,还会发霉,风稍微大的时候,家里全是灰,每一年必须翻新一次,大风大雪天气有倒塌风险,虽说山里这样的天气少,也发生过。

    青瓦房顶的好处很明显,不会漏雨,干净没有灰尘,盖一次能用一代人,只需每年扫扫房顶,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贵。

    祖祖辈辈要么是茅草房,要么是青瓦房,刘青青这丫头主意多,但有些过于天马行空不切实际。

    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因为传统,不是说石头房顶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刘青青放了心,拉着刘有山的手撒娇。

    刘有山想了想后:“各位兄弟,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们家好,可是我的腿算是废了,以后不能上房换顶,青瓦家里负担不起,现在有石板,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一家之主都同意了,赵二贵他们不好再劝说。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把页岩一块一块尽量完整的取下来。

    页岩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刘青青想着,直接敲打会碎掉,就像铅笔那样,取一把刀把它一片一片顺着缝隙削下来,就不会碎了。

    为此,她设计了一把大铲刀,前头薄,后面厚,两个人一起抬着,像切西瓜那样,把页岩给切开。

    她的想法很好,但是实施起来有困难,铲刀需要足够的硬度,必须是铁质的,这个时候的铁可不便宜,粗略算了一下,加上铁匠的工费,需要十两银子。

    得,问题又转回到钱上。

    为此,刘家二房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盖房到现在,只差铺顶,买地买菜合计已经花费了三两银,手里还余七两银。

    苏氏紧紧拽着银子,豆子小小的三块,冷冰冰的,她成婚来首次掌握这么多银子,有种莫名的踏实,她持反对态度:“家里生计没有着落,这些银子留着买粮,节省些够吃七年了吧!”

    说实话,这几天,日日干米饭配红烧肉,她吃得心惊胆战:如此吃法,实在太过奢侈。好吃是好吃,但吃完了这么办呢?二女儿不是个简省的,有多少花多少,她早就想劝了,今日正好找到机会。

    刘青青皱眉:“娘,钱藏在家里没用,要让它钱生钱。”

    “我们借三两银,打造一把铲刀,我们家的房子便是村里头一份石板顶,干净不漏雨。”她不动声色下钩子:“反正是地里的石头不要钱,我们请叔叔们多铲一些,家里泥地夯平后铺一层,石板地哦,再也不会把鞋弄脏了!”

    苏氏很纠结,她被刘青青描述的画面吸引,清水沟大部分人家地板都是黄土夯实后的,讲究些的人家,买了青砖铺地,比如上次的王嫂子家,青砖铺地,白泥抹墙,干净明亮让她羡慕极了,不像自己家,灰突突的,随便扫一下地,满天的灰。

    她也想有干净亮堂的房子,可是,银子不凑手啊。

    刘青青幽幽加了一句:“完了我们再把铲刀卖给铁铺,回收一份钱,其实要不了多少。”这话有些夸张,回收算是废铁,最多能卖一两银。